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3年10月初,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切看似与往常并无二致。
一位家住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男子木某经过保护区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生活在野外的7峰野骆驼。
他拿起望远镜观看这些骆驼,看着看着忽然觉得其中有1峰特别眼熟,看上去就像是自家的骆驼和外面的野骆驼杂交所生的后代。
于是他骑上摩托车开始追赶这群骆驼,一边追还一边不停地按喇叭,最后终于将这只他认为的“杂交骆驼”赶到了自己的骆驼群里面。
就这样,几天之后,木某将自己养的12峰家养骆驼和在野外追赶捕捉的这1峰骆驼卖给了同县的一名购买者,每一峰卖了10000元。
很快木某的行经就暴露了,于是他被公安机关带走,卖掉的那只“杂交”骆驼也被追回。
野生骆驼的数量非常少,是极度濒危物种,每一峰的价值大概在50万左右,1万块钱这个价格属实也是“贱卖”了。
那么野生的骆驼为什么这么珍贵呢?
«—【·比大熊猫还珍贵·】—»
野骆驼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数百万年,它们体形高大,看上去似乎比较清瘦,体长一般在2.2-3.5米之间,体重可达450-690公斤。
其体毛主要呈现出沙黄褐色,这种颜色与沙漠、戈壁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其在荒漠中能够更好地隐藏自己,躲避天敌的追捕。
野骆驼最为显著的标志,当属那一对高耸的双驼峰,这对驼峰并非仅仅是一种装饰,而是它们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的重要保障。
驼峰里面储存着大量的脂肪,当野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没办法及时吃上东西的时候,这些脂肪便会逐渐分解,为它们提供能量和水分。
它们的颈部较长,弯曲起来犹如优雅的鹅颈,这使得它们在采食高处的树叶和灌木枝叶时更加方便。
四肢细长且矫健有力,蹄子宽大且富有弹性,能够轻松地在松软的沙地和崎岖的戈壁上行走,不至于陷入沙中或被尖锐的石头划伤。
野骆驼比较喜欢生活在海拔2-3千米的山地、荒漠、半荒漠、干旱的草原以及灌丛地带。
这些地方除了植被条件恶劣之外,气候条件也极为极端,比如干旱缺水,平均降雨量小于50毫米,蒸发量却远大于降水量。
周围环绕着高山或高原,夏季酷热,气温可高达 50℃以上;冬季严寒,气温低至- 30℃以下。
春秋季则多大风,昼夜温差也很大,常常在30℃以上。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野骆驼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存技能,生存了下来。
野骆驼为了能生存下来,需在不同生境中进行迁徙,因为它们要寻找食物和水源。
由于干旱荒漠地区缺水,所以野骆驼为了饮水需要选择位于常年有水的山谷;觅食则主要选择植被丰富度较好的山前戈壁;卧息地则会选择视野较好、地面松软的沙地;如果要躲避捕食和人为干扰,它们会选择逃入沙漠深处。
野骆驼是草食动物,且具有反刍的习性,它们喜食干、带刺且咸苦的植物,食谱非常广泛,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生境中不同类型的食草资源,并且随着食物条件的变化而适应新的食物条件。
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区中,野骆驼比较喜欢吃骆驼刺、芦苇、白刺等植物,不吃麻黄、霸王、假木贼等植物。
当食物资源匮乏时,它们甚至会尝试吃其他动物的皮、肉,更夸张的还会尝试绳子和帐篷。
野骆驼多于白天在觅食地进行进食,食草时停留的时间较短,基本上处于边食草边移动状态,对于喜食的植物停留频率要高于那些不喜食的植物。
它们取食时,仅食用植物体上部的部分枝叶,而非整个上部枝叶。
野骆驼多数集6-20只小群生活,一般情况下,一峰雄驼会带领一至数峰雌驼和幼驼,公驼带路呈队列形穿过沙漠,有时也可见到单独活动的雄驼。
在当今地球上的众多生物中,野骆驼数量极少,据国际野骆驼保护协会调查,全世界野骆驼的数量估计不超过1000只,这一数字远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
在我国,野骆驼主要分布在新疆罗布泊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带。
这些区域属于极寒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本上仍是人类生存的禁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野骆驼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空间,但即便如此,它们依然面临着诸多威胁。
据保护区相关数据显示,甘肃的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有300峰左右野骆驼,是我国野骆驼种群数量最大的区域之一,也因此被誉为我国野骆驼的“产房”。
木某非法猎捕、出售野骆驼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因为野骆驼是国家1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木某得行为不仅对野骆驼个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对整个野骆驼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构成了严重威胁。
最终,木某必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等待他的,将是法律公正而严厉的审判。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
我们应当积极倡导文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方式,共同努力,为野骆驼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
让这些沙漠中的精灵能够在它们的家园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繁衍,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参考: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男子非法猎捕1峰野骆驼获刑:系最濒危物种之一,全球不足1000峰,比大熊猫还稀少》2024-12-27
长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